凭什么可以无视规则甚至逾越规则?

  规则是由强者定下的,弱者们生存在强者的庇护下,需要做而且能做的就是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利用规则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这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但是当规则不再是某些人的规则,当一些人跳出了规则去甚至扭曲规则、想要自己创造规则。那么大部分的弱者该怎么办?会怎么想?会害怕么?我想会的。

  可能你们看了上一段还不明白我要讲的到底是什么,那么我就不那么内涵了,强者指的是GCD,我们广大人民则是在强者庇护下的弱者。我们如果想要挑战规则,那么等待着我们的将是无情的惩罚。近几年从媒体上不断了解到的和身边经历过的一些事都让我感到害怕,规则已经不再公平,在某些人手里已然成为了他们用来获取“利益”的工具。但是促使我写下这篇小文的原因还是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重庆造假民族考生,很久不见全国媒体步调一致的同喷一个目标了,更搞笑的是这个目标还是国家机关,更更搞笑的是这还是一个最最需要公平公正、最最需要公开透明、最最需要顺应民意的部门——招生办。

  刚刚google了一下,“拒不公开”已经成为了热门关键词,而且据我估计这又将成为网络上一个必火的词语。舆论压力是越来越大,曝光又是民心所向,我们有千万个理由逼着他们公布,但是重庆宁愿顶着这么巨大的压力而拒绝公开。或许我们应该理解他们?他们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要是相信这些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SB。简单点说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官场的集体利益。可能每一个名单背后都可能有一个权力通吃的丑闻,也是为了防止曝出更多的滥权丑闻。他们很清楚,违规的可能绝不止这31名考生, 曝光的扩大化和失控可能会把更多的丑闻搅出来。曝光出来受到严惩的家长和孩子是绝不甘心自认倒霉的,失去了官职,没有了前途,强烈的不公感和绝望感会驱使他们曝出更多丑闻。如果任由这种“揭露”蔓延和失控,也许会搅出官场更多的丑恶,揪出31名违规考生外生出更多的违规考生来,这是重庆有关部门所不愿看到 的,也是竭力想避免的。

  这群蛀虫破坏了国家的公正制度、败坏了国家形象、侵害了他人权益,媒体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意愿,而处长李萍的一句“别管他们”简直是牛的没边了,我肯定这也必然成为网络流行语之一,我真的忍不住想问候他祖宗十八辈。别管“他们”?“他们”指的仅仅是媒体么?“他们”指的是媒体所代表的广大人民。而又是谁给的他这么狂的资本?公平何在?公理何存?规则被这群蛀虫玩弄于股掌之间……

  写完这篇小文我觉得自己很愤怒,建国仅仅不到60年就生出了这么一群特权阶级,到底是谁之过?国家规则这只大手还在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么?还是成为了部分人的“打手”???

感冒要好了,窗外大雨.

  上周四晚上晚的有点晚,回家差不多12点了,气也停了,但是又热的要命。于是冲进卫生间爽爽的冲了个凉水澡,晚上空调也没有关。结果第二天我就悲剧了,头晕脑胀流鼻涕,下午在办公室实在撑不住了请假回了家。然后3点睡到7点起来吃饭看电视到9点又开始睡,周六早上10点才醒,舒服了不少。然后开始吃药,到了今天重负舒服了些许。不过嗓子还是非常沙哑,透着一股饱经沧桑的成熟男人音(囧)。

  这几天可能是因为感冒的原因吧,干事邋邋遢遢,不是这弄错了就是那里忘了。简单总结这几天就是: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昨天电脑重装了一下,不小心把Firefox的配置全给删掉了,唉!重新下载吧,以前一直用3.0,正好这次换上3.5试试。第一个感觉就是好多好多好多的扩展都木法用了啊~~其他的都差不多呢。昨晚就开始搜我以前的扩展,好多鸟语扩展的名字都忘掉了,找到了一些之后又开始改版本。然后用MozBackup把配置压缩打包。终于把一切都搞定了,然后又开始找我那些可爱的书签。终于在15:25分全部弄完!看着熟悉的界面喝着白开水真TM惬意啊。

  前天就开始预报有雨,结果好几天了一直没有下,就在刚才终于开始滴答了。然后越来越大到现在外面哗哗的瓢泼大雨~这时我有点爱上办公室的落地窗了,视野真开阔啊。我都闻到空气里的清新气味了,终于不再那么热啦~一会回家路上在淋淋雨,真TM惬意啊。

  下午还和一个小女生在QQ上扯了会淡,结果就是倍受打击,打击的我都快要自暴自弃了~其实想想我也没那么不堪啊,最起码咱也是有点理想、有点道德、有点文化、有点纪律、的四有点新青年啊。也许我应该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其实并不高),重新定位自己,期望值不要太高……

CSOL枪法之AWP狙神之路

玩CS有10年了吧,从99年开始在网吧看到别人玩1.0跟着凑热闹,到后来联机1.3,再到后来全民鏖战1.5,直到现在玩的CSOL。1.6我没大玩,总觉得适应不了……个人觉得自己也算是个不高不低的小高手了,这是我在CSOL中的战绩。

平时玩的时间不多,白天要上班,也就晚上消遣下,1万5的kill中AWP的杀敌数应该占到了7000左右,今天就给朋友们介绍下自己使用AWP的心得。

AWP技术在我看来无非三种:跳狙、闪狙、盲狙。
跳狙:在遮蔽物后面起跳,空中完成开镜瞄准,空中或者落地开枪。要求对于对手的位置有一定的预判,手要快、眼要准。
闪狙:同样是从遮蔽物后移出毙敌,要求走位灵活,一旦发现敌人,迅速向反方向移动,同时瞄准开枪。
盲狙:我更愿意称它为闪镜,因为很多人认为盲狙就是不开镜开枪,这种理解是极其错误的!正确做法是按下右键开镜后0.5秒内开枪毙敌同时换刀隐蔽。

接下来我讲解一下各种枪法的详解、用法和难点。
跳狙:我很少使用跳狙,因为在1.5中如果遇到AWP高手你跳狙在空间就会被灭。但是有些高手钟情于跳狙,所以便衍生了Z型跳、蹬腿跳等等花式跳跃躲避方法。比如在跳起在空中的时候按下反方向键或者按下S键就会形成Z型跳跃路线,而你要是老老实实的跳出来一个U字那你必死无疑。这个需要多加练习。但是在CSOL中,AWP的弹道被修改了,还有一些小细节也被修改了,最终结果就是可以再空中瞄准杀人。在跳起的同时瞄准敌人,在跳至最高点时开枪,这样也是可以不影响弹道的。因而冒出来很多跳狙高手,但我面对跳狙的时候往往是他出来的一瞬间就被我狙死了,根本没机会到达最高点。跳狙不难,AWP新手到老手之间大多都是兔子型的……

闪狙:我最常用的技巧,没有之一。首先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事,那就是弹道什么时候才是稳定的。所谓稳定就是当你静止时打出的弹道,不论是AWP还是AK47、M4A1,都有自己的弹道,比如M4静止时射出的弹道着点是一个T字,AK形成的是一个7字。而当你移动中时弹道就会变的飘忽不定了,所以练习M4和AK的压枪时没人会站着不动练。那么如何在移动中还能保持弹道的稳定呢,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把所有枪使用好的重点。假设你使用M4,在你按住A左移的时候突然发现敌人,咱们不谈寻找掩体,就谈如何对枪,这时你需要做的是松开A的同时按住D右移的同时开枪,三发点射,右移3-4歩的时候松开D按A左移同时继续点射三发。看到这里你应该能明白了,移动中保持弹道稳定的方法就是寻找静止点,在你停止平移的瞬间你个人是绝对静止的,这时候弹道最稳定!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就来谈谈如何闪狙,在移出遮蔽物的同时你需要找到目标,找到目标的同时你要同时做四件事:瞄准、开枪、停止移动、反方向撤退。只要你能理解了这个基础流程剩下的就是熟练度和枪的准头了!闪狙的难点在于:准星瞄准的准确度,开枪时机的把握。而且闪狙看点的时候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保持自己的紧张状态,这里有我个人的一个技巧,开镜瞄准某个点后左右移动。2-3歩为好,不出声音,正好能够撤回遮蔽物后方,这样你不是一直盯着那个不一定有人出现的地方,所以你能保持自己的紧张程度。


盲狙(闪镜):很多很多人都以为盲狙就是不开镜,非也、非也……你不开镜子弹都是飞往火星去的,即使你不开镜瞄准了敌人,20码外你也狙不死他。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盲狙呢?那就是闪镜,站稳之后先按鼠标右键开镜,瞬间按鼠标左键开枪。两个键几乎是同时按下去的。所以有时会看不见开镜的画面,但要记得一定要要开镜!无论狙击在什么情况下不开镜都是绝对不准的。盲狙不是靠蒙,你要有非常好的屏幕准星感,以前我就专门练过空心狙。闪镜的最大优点就是视野大,移动速度快!开镜后移动速度是不开镜的一半,闪镜的话能大大解决这个问题!最适合的就是是AWP之间的遭遇战但是也有个坏处:难练,太难练!

最后总结:我个人认为闪狙是最适合我自己的技巧,在狙击战中我KD比一般是5比1。基本上理解了这些基础的东西,剩下的就是练习了,在CSOL中打BOT,展馆重狙战中达到杀30死1次就可以毕业了。

都说国产不如进口,道理很简单。

1、TV game时代,国内没有知识产权概念,谁盗版谁获利,所以当时的游戏行业就是盗版的行业,投入是没有未来的,只有盗版才能最快最多的赚钱。以至于,TV GAME没有生存的空间。

2、PC 游戏时代,TV GAME 和街机厅彻底被当成洪水猛兽控制后,PC时代来临了,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望子成龙,家里的PC越来越多,玩是天性,因此,PC+盗版模式在中国遍地开花。前导软件等一个一个倒下去,正版多钱还是卖不动。

3、网络游戏时代,经过了PC游戏时代,网络的普及意外的带来了网络游戏市场,这恰恰可以解决盗版问题,所以网络游戏开花结果。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了国产的游戏一些弊病。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逐步发展的,若想国产游戏走出去,成为世界一流,那么开发商们考虑的就不应只是赚钱

4、就好比家电行业,真正定价权在卖场,在中间环节,厂家都是弱势群体,这对于夕阳产业没问题。可是作为朝阳的软件行业,代理公司的强大,开发者的弱小,恐怕未来是黑暗的。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去创造,为了赚钱的人当然走捷径,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智若愚,现在一说勾心斗角全会一说吃苦受累全退,一滴水可知大海。

5、只讲天地良心,不讲人情事故。不管哪个公司也好,做不好的事就要唾弃,改正了就要夸奖,这个世界之所以在发展还是光明比黑暗多了一点

6、加拿大工资最高的职业有电工。比普通白领还多。国内呢?这人没本事去学个电工吧。搞关系都搞不了学安全员吧。社会的基础工作都是由最弱最底层的人去做。那么整个社会的基础会过硬嘛?我们的工业水平会提高吗?真正有背景,有理想的人都去坐办公室指挥人去了,谁懂行业谁就会被支配,谁不懂业务就有当领导的天赋了。我们用没有学习环境的民工去和外国的经营比拼技术?游戏也是如此,真正搞开发的人工资低,没地位,那么真正的精英会去做嘛?记得一个退休的老工程师和我说过,在中国,搞技术是没有前途的。如果改变,我不知道从何改起。

7、没有wow一样可以活。只是国产的差点而已,至于国产游戏达到世界一流,这个除了作假,难!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环境出来的必然是国情化的,So……

走有中国特色的WOW道路——WOW在中国

《魔兽世界》,一款由全球一流的游戏制作公司暴雪娱乐开发的网络游戏,以其优秀的制作水准和宏大世界观在全球掀起一阵“魔兽热潮”,创造了网游史的一个传奇。
在中国,《魔兽世界》(下简称WOW)同样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打破了欧美网游“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一举成为中国网游市场影响力最大的网游之一。
讽刺的是,尽管WOW已经成功的获得中国玩家的认可,但是玩家们似乎还没有做好玩一款成熟的欧美游戏的准备——可以想象,当联盟与部落集结大军互相对峙时,一群名为“我爱超女”或者“杀我者猪也”的人高呼着:为了部落的口号冲上敌人时……这是多么诡异的情形。
有好事者,将其称为“有中国特色的WOW路线”,实乃贴切至极。当然,这其中特色可不只如此,欲知详情,请接着往下看。

ACT I:没有约束的虚拟游戏——刷屏与骗子

你敢踢我,我到铁/奥刷你一个月!——当一个玩家理直气壮的用这种方法维护本该或者不该属于自己的权利时,这是游戏的悲哀,还是中国玩家的悲哀?


进入任何一款在中国大陆运营的网络游戏,你都会发现在游戏的交易频道,或者综合频道里总有这样的喊话:出售XX装备,谢绝记者,有意者MMM。
如果这位玩家出售的装备恰好是极品,那他恐怕会更加趾高气昂:装备非天价不卖,你想还价?大爷理都不想理你。RMB交易?OK,只要你出的起价,东西你就拿走。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极品装备都是以RMB标价出售。
一方面,这是由于游戏中缺乏一种具备足够价值的通用货币,另一方面则是——RMB能给玩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随着中国网游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精明的国人也开始把目光投向虚拟交易这个尚无立法的处女地。在虚拟道具交易商和不少“职业”玩家眼里,“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已经不能让他们快速发家致富,他们开始寻找更快捷,更方便的“发财之路”。
于是,纠纷产生了:某位玩家想购买XX装备,但在汇出钱以后却发现对方是骗子;又或者在购买装备以后,被他人告知这是非法渠道获得的装备。(复制,修改……)
前者引发的事件,在游戏里已经数不胜数,一旦交易中有一方受骗,那么受害者往往会在游戏中大肆“控诉”。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WOW,这种方式也成为了一些人“陷害”对手的工具。
当欧美游戏一贯的游戏行为被CWOWer破坏殆尽的时候,一些源自中国网游特有的现象,却也在CWOW中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相对高价的点卡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筛选玩家的作用;而从WAR时代起培养的核心用户群,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他玩家。
最关键的一点是,WOW独特的游戏构架,使得玩家不得不依赖于群体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装备和更多的游戏乐趣。
于是乎,在WOW之中,骗子往往很难生存,一旦你欺骗了某位玩家,那你要做的就是祈祷对方宁事息人。否则,在各主城中,夜以继日的刷屏就会不断出现:“XXX是个大骗子,他骗了我的点卡,大家要小心!!”比起其他游戏,WOW的世界频道足以覆盖90%的在线玩家。
很明显,如此刷屏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这位骗子就会失去在游戏中的立足空间。当他想加入公会参加RAID时,官员完全有理由因为他的人品而拒绝他的申请。
即使他想组队参加5人副本,恐怕其他玩家也会因为他的“名声”而心存疑虑。当他在游戏中失去了与其他人互动的权利,并且得到不任何期望的收益时,他只有重新玩一个号并“好好做人”,或者离开游戏。
这种无形而又强大的威慑力在其他网游中是罕见的,正因为如此,WOWer往往也把它当做一种“武器”。
当一个新手玩家踏入雄伟的铁炉堡或者奥格瑞玛的时候,他往往会被这样的情形所震慑:银行门口,一字排开尸体。点击尸体后,他大多会看见这样的字样:奔放流他爹的尸体,奔放流他妈的尸体云云。
这种情形对于一个有超过3个月WOW经验的玩家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很明显,这是哪个无聊的人跑去守对方阵营的小号,结果导致被如此“问候”。这是极其恶毒却十分有效的方式,毕竟谁也不想在游戏里被人诅咒——尤其是尸体还被冠以自己家人的名字。
可以想象,一些公会间口水战,个人恩怨等等自然也免不了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而摆尸体也成为了一种“艺术”。从早期的一字型,发展到后面的菱形,圆形,有实力者往往动用大量帐号,把尸体码放的“赏心悦目”。
此时,应该有玩家意识到,在某些牵涉到较多人利益的事件上,决定真理和事实的已经不再是那些弱势的群体。至少他没有足够的帐号,来码放如此之多的尸体。于是,刷屏重新成为那些普通玩家的选择。
什么样的玩家会刷屏?或者说什么情况下,玩家才会去刷屏?
答案很简单——当他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他就会采用这种“无形”的工具,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以G团为例,当团长脑袋里灌满了一种叫做“欲望”的垃圾物质时,他往往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例如不消费的人不分G,然后给MT和RL开出天价的“补贴”。(MT往往也是他朋友)
此时,只获得相当与RL1/5甚至更少收入的18名团员自然不可能接受这种方法,于是,这为RL的“清白”名声就到头了。要么,他选择妥协,要么他继续这么干下去——通常团队里大部分人都在一个公会的时候。
正由于受威胁方不会轻易就范,所以一场持久论战——或者说是刷屏就在游戏频道里开启。作为个人(无论他是陷害者还是被陷害者)往往会塑造一个饱受欺凌的形象,声泪俱下的声讨万恶的地主,呼吁广大群众进行土改……
而作为群体方,则充分发挥集体优势,把对手出生至今的行为一一翻出,小到儿时抢小朋友的棒棒糖,大到坐公共汽车不给老太太让座。更有甚者,还会用语言侮辱对方……
这场闹剧往往会以一方首先偃旗息鼓而结束,但在此前,加入游戏频道的玩家已经“享受”了双方的语言轰炸。最终的结果如何,双方的影响力将其到主要的作用。
但毫无疑问,个体通常是受害者——正所谓众口铄金,只要这个公会平日表现中规中矩,那么不明就里的观众自然倾向于人多一方。如果这个公会平日霸道强硬,那最终的结果往往两败俱伤。对当事双方,人们往往敬而远之。
游戏频道,本该是玩家互动的平台,却成了WOW众互相谩骂暴料的“垃圾场”,小到个人纠纷,大到公会争斗统统都上到游戏频道里。当游戏频道不再是游戏频道时,这到底是游戏的悲哀,还是玩家的悲哀?
毫无顾忌,没有任何道德约束,人性的卑劣不仅在CWOW,甚至在中国所有网游中普遍存在着。

老子几万块的装备,说没就没拉?游戏公司不给我弄回来,谁给我弄?——东西没了不怪贼,可笑的逻辑,可笑的人。

如果说,虚拟交易的安全
问题在WOW里只触发游戏内事件的话,那么关于虚拟装备,虚拟金币,虚拟人物的纠纷,往往会延续到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一些看起来可笑的事情,往往在网游内外不断的发生着。
集体“上访”,不仅仅发生在那些生活在底层群众之中,在中国网游界,玩家“上访”,申讨网游公司的例子屡见不鲜。
也许有人会问:在WOW中,大部分高价值的装备都处于灵魂绑定状态,占据虚拟交易中最大分额的装备交易基本不存在。在其他游戏中因为购买“赃物”(通常是复制或者修改或者是盗来的装备)导致帐号封停,道具删除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了,又何来上访一说?
请不要忘了,WOW中的帐号买卖。在WOW中繁复却“隐蔽”的密码保护措施给了那些骗子不少可乘之机。
出售手中帐号后,玩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会员中心,然后修改相关的信息。此时,如果该帐号有关键信息(例如信箱,手机绑定等)没有从出售者处获得(也有可能玩家忘记修改),那么该帐号安全性就值得怀疑了。
若干个月后,花费了无数精力打造一身极品后,玩家突然发现自己无法登陆游戏了!此时的他该是怎样心情?在找不到那个可恶的骗子,又咽不下这口气的时候,到游戏公司去吵闹一番,算是“不错”的方法。
遗憾的是,中国的网游界里,游戏运营公司都是极其强势的。作为掌握着玩家资料以及霸王合同的收益方,他们完全有足够的理由搪塞玩家。
什么?你说不给恢复就打客服?那打吧,打了我正好出炒作新闻呢……自杀?请便,不过还请拿出点诚意好么?你这么大的小P孩,恐怕还没想过死吧?几万块的装备?拜托,你能投那么多钱到游戏里,多投点也无所谓嘛。
尽管暴雪的用户协议里已经明确表示,任何虚拟和线下交易都是不被允许的,可大部分玩家恐怕都没注意到这点。因为他们急着进入游戏——更何况,你拒绝这个协议就无法进行游戏。
在虚拟交易出现问题后,他们一如既往的吵闹着,嚷嚷着。高呼所谓“老子花钱就是爷”的口号。可笑的是,违反了协议,又何来权利这一说?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看看国外服务器的情况吧。和中国相比,国外服务器里骗子,刷屏这些情况并不常见——不同的“道德”理念已经足够约束他们的行为。所以在EBAY上,有个自称NINJIA了3个公会,N件T1的盗贼玩家宣布卖号后,帐号价格一下炒到好几百美圆……(老外也图新鲜……)
由于国外服务器采用的是月卡制,而且费用是从个人帐户从自动扣除,所以点卡交易的纠纷自然不复存在。而且老外更看重享受游戏,而不是冲装备——当然,也有很多人疯狂痴迷游戏——所以你在一个老服务器里,还能看到数量庞大的蓝装玩家……
至于买金行为与老外对FARMER的偏见,我只能说是这些打金者给他们的印象太差了,真的。你无法想象,他们NINJIA,抢怪,害人几乎什么事都做的出来。因为FARMER只需要对他每天的打金量负责。
至于刷屏,请放心,你在游戏交易频道里几乎看不到有人连刷数十行信息的情况,至于为什么?我不知道。

ACT II:没有惩罚的犯罪——盗号与金币买卖

难道我不买卖金币,盗号就会死绝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道理很简单,还有一句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现实中,盗窃是违法而且遭人痛恨的。小偷一旦被当场抓住,愤怒的群众往往会高喊:为了新中国!打啊!尔后痛扁其一顿,扭送派出所。
相信这位倒霉的小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要小心做人了,就算为了“生计”,他在动手前也要考虑下被抓住的后果。
而在虚拟世界里,盗号者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植入木马,打开邮箱,登陆游戏,寄钱,分解装备一气呵成。全程下来与受害者没有任何接触,自然也谈不上被“抓获”。
同时,另一点让虚拟世界“小偷”大为宽心的是,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虚拟财产的法律文书。再加上虚拟小偷的寻找与排查更为困难,使得盗号者肆无忌惮,日益猖獗。
对于中国的WOWer而言,以下一幕相信有不少人经历过:晚上7点,公会团队集合完毕,7点半开始RAID。就在BOSS战进入关键时刻时,团队中的MT突然掉线,紧接着就是团灭。
2分钟后,UT里传出MT惊慌的声音——他无法登陆游戏了!随后,团队成员发现MT一声不吭的上线、虚弱复活、炉石回城。
5分钟后,当MT打通客服电话,锁定游戏帐号时,盗号者已经将MT身上装备和金币一扫而空。
在此期间,团队成员或许会做出大量的努力,有些人不断刷屏,请求盗号者不要删除装备,他们愿意付钱;另一些人则会不断用其他方式诱惑:诸如啊,我还欠你XXX金,你不要了?你不来拿?
尽管他们精神可嘉,可在盗号者看来,这就是一场闹剧。只要智商达到正常水平,任何一位盗号者都不会对满屏狂刷的文字有任何兴趣。同样,文字诱惑也好,挑衅也罢,对盗号者而言也不会有任何约束或者威慑力。
在WOW的中国运营商第九城市(下简称9C)推出PIN码之前,WOW的盗号情况是非常普遍而且疯狂的。在网吧中,任何一个稍微懂得点木马常识的人,就可以轻易的突破网吧管理客户端和还原精灵的封锁,将木马植入机器之中。更有甚者,可以通过网吧中的局域网来传播木马病毒。
即便是9C推出PIN码登陆的措施后,盗号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止。盗号者们通过修改客户端,截屏木马等方式来获取玩家的游戏帐号。甚至于网吧中网管都参与了盗号与木马传播。
这种“内鬼”不仅让人防不胜防,更从另一程度上刺激了游戏的金币买卖。反观倒霉的玩家,除了大骂盗号者外,还能做些什么呢?东西被人偷走,却不知道偷的是谁,而辛苦积攒的各种装备更是空空如也,最终也只能化做一声叹息罢了。
2006年秋天曾有一则新闻,一网吧中多名玩家慌称购买金币,将某大学几个盗号的学生骗了出来,然后集体将他们痛扁一顿,并把他们的照片在附近大量张贴。
看到这个新闻,固然让人畅快淋漓,跟贴也大多支持这些人的行为,更有人叫嚣要将盗号者轰杀至渣。在义愤填膺的同时,不知诸位是否想过,他们为什么要盗号呢?

正常的虚拟交易,必然是有需求才会出现供应——当年有多少白花花的牛奶倒进了密西西比河,如今有多少装备变成了水晶。这些家伙不仅仅是在制造供应,同样也开始制造起需求来。

在中国,虚拟货币价值最昂贵的游戏恐怕就是WOW了(征X不算,那种东西的存在对有理智的玩家而言就是一种耻辱)。在其他游戏需要成百甚至上千万才能获得几块钱RMB时,WOW只需要百多金就能轻松达到它们的水准。
这一方面归功于WOW优秀的金币回收模式:坐骑,药水,附魔这些消耗品在游戏里时刻都在消耗数量庞大的虚拟货币。
另一方面,WOW之中玩家对金钱的需求也非常旺盛。在早期,扣除那些必要的消耗